幾年前,AlipayHK和渣打合作推出了一張叫Q Card的VISA信用卡。
當時肥叔叔讀完細字就沒有再深究,主要因為這張卡是雖然是現金回贈卡(筆者preferred的回贈方式),但回贈額和每月的優惠不夠吸引──1%回贈上限為每月HK$97.5,即港幣$13,000的消費滿額,另外是5次免手續費淘寶──當時是(已過去的)EarnMore銀聯2%回贈時代,筆者直接用雲閃付和拼多多遠比這卡爽了。
然後,2024年秋末初冬,Q Card改名了,變身成為叫A. Point VISA信用卡,回贈方法也從現金回贈,改為以發放Alipay HK的通用積分:A. Point方式,主要用於消費時抵扣或換成其他代用券。
現時A. Point Card的重點
- 和Q Card相比,分別就是從現金回贈改成AlipayHK專屬的A. Point。另外,先前寫了篇A. Point的文,對A. Point的計算有興趣可以看看。
- 必需用AlipayHK的手機App上的渣打A. Point卡小程式申請;
- 卡網絡是VISA,有實體卡會寄到,也可以加到Apple Pay、Google Pay;
- 「指定消費場景」下可得高達20倍A. Point獎賞(折合2%回贈額);
- 淘寶每月首5單淘寶交易享0%手續費;
- AlipayHK每月轉賬和充AlipayHK港幣餘額為0%手續費,上限是$1,000。
- 還款得自行和渣打處理,如自動轉賬Autopay(得去渣打網站找表格)、PPS、FPS、去分行排隊、或者支票…當然也可經AlipayHK的信用卡還款功能處理;
- 經VISA作外幣簽賬是1.95%外幣費用沒回贈但用VISA匯率,如外幣消費是用AlipayHK的話就本地港幣消費,按AlipayHK的內部匯率計算;
- 出卡後緊記馬上去渣打網站取消紙本月結單,要不就每月無故$10郵寄月結單收費!
日常的A. Point卡打開方式
雖然A. Point卡本身就是一張正正常常,普普通通的渣打聯營VISA信用卡,其信用額也是和同一渣打客戶既有的信用卡共享同一個信用額(如果是戰前的Manhanttan卡的舊客戶就另一回事),在玩完了迎新後,就回復日常用法,這是筆者的安排──
不建議用法──
- 平日用實體卡刷、加到Apple Pay直接NFC刷卡或者直接用來網上外幣消費;
- 用來自動贈值八達通;
建議用法──
- 綁在AlipayHK上,然後用來淘寶與在「指定消費」的場景下使用,發文時的「指定消費場景」是用香港本地乘車碼搭巴士地鐵公共的交通;
- 在AlipayHK上「間接現金化」,即是為AlipayHK餘額增值或轉賬給其他人,這是有限制的;
- 搭電車!因為VISA成人車資可減$1,優惠期不詳,但回贈率和直接用卡相同。
先用來交稅再算(2024/25年度 )
其實這篇是去年(2024)寫了一半的,當時申請了A. Point卡來交第一期稅──因為即使是渣打現有信用卡客戶,首次交稅手續費用可免首$200,新開卡時依然有至少70萬A. Point和一堆AlipayHK的代用券,跨境消費立減獎賞和交通出行回贈!
交稅迎新回贈在2025年3月31號結束,不知道在4月交第二期稅時有沒有類似的活動,大家可以留意!
「指定消費場景」吐槽──卡有了App不行
公共交通是「指定消費場景」,20x的A. Point積分。
如果支付設定中只有一張卡,而且是A. Point Card,應該沒有問題。
但筆者不是。
差不多一個月的實測,即使在AlipayHK的手機App設定中都是A. Point Card最優先──手機掃別人或者自行出示購物用的支付碼,都會用上A. Point Card(而每次筆者都人肉改設成另一張卡),但當搭乘巴士的時候,是會有神奇的力牆把A. Point Card優先的設定除掉,變成其他卡。
為甚麼?即使前後跟好幾個客服玩了N次,玩了很久,有截圖有錄屏影片──沒有方法提供,也沒有「解決方案」,搭要掃兩次碼的地鐵(ok… 港鐵)就沒事,就巴士只掃一次有事。
以筆者混了這麼多年,這叫bug,當然人家是大公司,遙遙領先,掃碼支付太陽系最先進,是不會有bug的。Y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