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基金投資平台?十個有八個都不吸引…是怎樣做到的?

本文已發佈逾1 年,除非文中有標注更新,否則內含的資訊有可能不合時宜,敬請注意!

近年不是有很多「Fintech」投入市場嗎?虛擬銀行、虛擬保險、理財App、加密幣甚麼的,甚至連以PDF作核心技術的傳統金融機構都在搞。甚麼幣的不說,年末開始發牌才算,今次要說的主要的還是「Fintech後的傳統投資平台」:

大家有沒有發現所謂銀行和理財App幾乎都只想大家去做一件事情──買基金

投資基金嘛,肥叔叔先文章前提過,基本上有出糧的大家也有在做(MPF),然而,筆者好奇地在這幾年間玩過N家──包括真錢實證/看別人的/單看開戶前所有可以看到的材料──這些「新」平台。

總論的最大公因數是,這些2020年前後誕生的「新」投資平台,是怎樣可以做到幾乎都不吸引?甚至不如傳統銀行或者券商的?!

第一個問題:投資的產品是「基金」

吐槽基金的內容,重複過千萬次,最要命的一點簡單說就是一天一個價──基金裡面有不同時區的資產得要人家起床、上班、喝咖啡、計價,把計出來的交回這邊,匯總了才算出這邊基金的價格。

基本上從認購(簡體世界叫「申購」)、計價、完整交易、交收結算、到賬再顯示,中間過程有多封閉得多封閉,有多延時得多延時(可能只有從你的現金賬戶扣錢的那一下會是實時)。

周末周日環球假期休市罷工,我放完輪到你放。極好運的話,交易是T+1;要是平平無奇的話,T+2或T+3左右也是正常;如果是星期四下午四點半下單的話,星期二到賬,星期三睡醒才在戶口見到新基金結餘也不是甚麼新奇事。

雖然這樣也有好處──對買後不理的長期投資者來說,不會因為一兩個小時間的價位升跌要是心急子的話,幾萬投資放了進去,中間幾天完全好像進了黑洞般消失了,不安情緒爆燈…

要解決嗎?根本沒解,因為基金就是這樣運作,為了安撫大家的不安,現在大部份平台都盡量把能「透明」的透明,如下單時會告訴大家約幾時到賬之類,算比以前簡單一個「認購完成,參考編號是XXXXXXX」的頁面好十倍。

悲劇是,這個強行為了透明而透明的做法,卻下單後T+X日才到貨的現實突顯出來,在交易能24 × 7可以實時報價買賣的甚麼鏈甚麼幣的今天來說,反而更加趕客……

第二個問題:選擇又少又重複

很多時「逛」這些新進的「傳統投資平台」看看有甚麼offer時,筆者一般都會有下面的兩個反應──

「喂!X!咁少嘢?無貨嘅?」

「又係你?悶唔悶呀?食嚟食去都係呢幾味?」

對,選擇真的很少很少很少。

心水清的朋友其實可能也不難發現,好幾個這些在2019至今年推出的理財平台上可供選擇的基金其實也來來去去就那些──

  • 美國機會基金
  • 美國成長基金
  • 科技基金
  • 生物科技基金
  • 能源基金

熟口熟面的,是吧?

如果把這些平台用電商網店作比喻,筆者會說──「你們這些所謂金融『人』是搞fintech還是搞Dropshipping?」

你們「金融財俊」都買了Youtube上『dropshipping達人』們的網課?

而且!而且!平台們還會推「幾乎保本」的乜乜寶物物寶貨幣基金,可是十之八九其實都是市場上老是常出現的那三四款MMF

我開個新戶,沒啥優惠去買同一款貨,還得是不同的股份類別(share class),買時有最低消費、贖回時又得等上一個星期?

還有啥吸引?

第三個問題:「超先進!開戶方便!」(自稱)

這是這這Fintech平台近五年都在吹的一點──「開戶方便」。

說方便,就得先了解不方便的背後因由。

開局一張表,下載App,填了再說

傳統金融機構當然不少得核心技術──PDF和A4紙,表格填好,再由經驗老到的資料輸入員們重新輸入到幾十年前曾經斥巨資引進的系統。然後每年繼續付巨資的四分一去維護這些歷史悠久的系統、再巨資乘幾倍的工資成本(辦公室租金、設備、福利etc)去讓資料輸入員們人手搬字過機,保就業

難道要現在的老闆們批新錢去更新系統?傻的嗎?現在那套用了30年不是好好的?

「新」用法?就用App表格,讓新客戶用手機自行輸入姓名出生日期等資料,然後資料竟然可以在不經人手的情況下,自動存進客戶資料數據庫裏面!當然更厲害的可以用證件文字識別OCR,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動態臉容辨識!

有沒有驚嘆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化?

然而,只能用手機,喜歡電腦?大屏?打字?不可以,網頁「落後」,不夠App「先進」。來來來,都給我下載個200、300MB大的App,定位語音拍照相簿儲存空間權限和推送全都要,因為先進

雖然最後還是人手一個一個查閱。尤其是住址證明,手機拍,矇郁鬆,不夠光,看不清,還不是要審核開戶的拿起電話,要補交資料…

但是,用app唄!大家感受到那鼓突然先進的風潮沒有?

查家宅

其次呢,就是監管機構要的查宅了。香港開戶,就肯定會包括香港本地的,還有地球上甚麼事都要管的美國的。

簡單來說,不論是Fintech也好,老牌傳統的也罷,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客是不是美國人,是美國人的話就十居其九都不會做其生意,因為美國政府太煩、有美國居民身份的人報稅手續行政成本又太煩,所以大家在金融機構開戶很多時會看到「你是否美國人」這個問題,直接篩選排除,免煩。

然後就是所謂的反洗黑錢、制裁的「認識你的客戶(KYC)」審查。這些審查其實主要是過去20年前左右以反恐為名開始嚴格深化,及後陸續不同國家地區就有一大堆不同名單,犯罪、貪污的、看不順眼的,各金融機構就要去調查新客是否有在某個名單上。而所謂調查,其實都是每年課金給KYC的專門機構,再在人家提供的數據庫查找,如果出現了才再決定下一步。

現代化的方案就當然是API解決,客戶輸入資料,下一部向KYC服務商的系統提交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證護照,另一邊就吐了結果出來。不先進的話,當然就是由資深資料輸入員們手動在KYC服務商的介面人手輸入,再人肉核對了。

筆者想不通的是,一個賬戶就開一次,開戶快,然後每次交易都要等上四五六天,有個鳥用?

所以,所謂「方便」,其實是說給公司自己聽的。話說回來,在吹「開戶方便」時,會不會有下面的心理狀態:

Fintech是「喂,影下張身份證就OK,字都唔駛打幾隻就得,勁哩?」

而傳統金融機構的老闆們心底裡想說的是──「我哋真係(終於)花咗好很多錢去搞IT㗎,開個戶口試下丫!」

總結:超級同質化,悶不悶?

都是投資,有沒有必要同質化得如此悲劇?

最近很多家這些平台都不約而同時推出甚麼「世界著名投資機構加持人工智能大數據全自動資產調配風險控制個人化目標為本基金投資組合管理」功能。然而,組合裡面的,其實不也就是前面所述,來來去去的十款八款基金……機會、生物、科技…

當然,也不能全怪得這些FI,因為基金就是這樣、合規就是這些、最快能上架買賣的貨也就那些,玩法變化組合其實非常有限。

怪不得筆者有個開戶已經應該有近三年的某「金融科技」平台,當時大鑼大鼓進軍香港這個屁大的納米市場,在去年年末也決定把零售業務轉給同集團另一有牌照的傳統型券商,不再玩Fintech零售,黯然離場。

香港市場,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