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半秒好奇,在看到一些自己有興趣、有用、有去、有吃喝的店舖、商品和服務時會靈光一閃:「咦?造這個東西的公司好像能賺錢,不知道有沒有上市呢?」
肥叔叔就有。
打街霸或者看先前看同事們把Switch帶回公司在打芒亨時、吃雪糕時、在日本和香港驚安殿堂給Don Don Donki洗腦歌狂轟時, 都曾把手機拿出來看看──「這家(Capcom/雀巢/Donki)應該有上市吧?不知道賺不賺呢,生意可能不錯,可以買這家的股票嗎?」
其實嘛,有是有的,都是上市公司,Capcom和Donki的母公司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還有雀巢,都是上市公司,前兩者在日本「東證一部」(東京証券取引所第一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版:Yahoo Finance 9697.T和Yahoo Finance 7532.T)以日元作交易貨幣。後者則在Yahoo Finance NESN.SW,以瑞士法朗作交易貨幣。
在香港買賣日本和瑞士股票,就算不計港幣‧美元換算日元和瑞郎的貨幣風險和兌換時的費用差價,也先得找到可以交易這些市場的券商才行。有錢人當然不是問題,有錢總可以解決沒錢的問題。但只算是個窮○,為了省一百幾十的佣金能長年忍受反人類網上股票交易界面的筆者,當然就不會是在私人銀行會有專屬經理來杯Nespresso咖啡款待的那個等級的尊貴客戶,也負擔不起尊貴客戶的尊貴投資服務了。
同時,像日本證券市場,現在仍是以100股為一手交易,以Donki的母公司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來說好了。假設報價是¥2,300,那一手就是¥230,000,以最近大約七五算的港日匯率來計算的話,一手就大約$17,270。但加上尊貴客戶級別的佣金、倉租之類嘛……要漲多少才有賺頭呢?
地球上70億人,想要買賣「比較不容易trade得到的外地股票」的非當地投資者還是存在的!而現今仍是規模最大資本市場的美國,由於專業投資者、資產管理等都不在少數,所以市場上就有了所謂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美國預託證券這種東西出現。
預託證券是存管人(depositary)發出的證明書,以代表該存管人所持有的海外公司股份。
除了達到在美國市場上市資格的企業與投資銀行有簽訂協議,以約定由存管銀行協助發行之證券,作為並在美國上市的「參與型美國預託證券」(Sponsored ADR),如必理痛的生產商英國的葛蘭素史克GSK,或者在馬雲爸爸的BABA,都是有企業本身參與的「參與型美國預託證券」。
當有企業「參與」的「參與型美國預託證券」,也會企業沒有參與的「非參與型美國預託證券」(Unsponsored ADR)。「非參與型」的預託證券由投資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自購入並存在存管銀行內,在沒有該外國公司參與下推出預託證券證明。
不論是「參與型」還是「非參與型」,美國預託證券都是以美元作為交易貨幣,而且交易時也可以以一股為單位交易。
而前面提過的幾家企業,就有「非參與型預託證券」的形式,在美國的場外證券市場over-the-counter market,或稱OTC櫃檯市場進行交易,或稱上櫃(不是上市)。
OTC市場不在受嚴格規管的交易所上市,而是通過經紀和交易商之間的網絡進行買賣交易,股票、貨幣、債券或者一大堆叫不出名字的衍生工具都可以在OTC的櫃檯上買賣──不過筆者只對股票方面有比較多的了解啦,其他的,別問了。
上櫃股票報價會經過場外電子交易板進行,除了前述的「非參與型預託證券」的外地企業外,也有不乎合主要交易所上市資格的企業──有些是想要公開集資的新興企業,也有從主板中因某些原因退場而轉戰OTC的企業。也由於OTC市場沒有交易所的嚴格規管和門檻,所以不同種類的風險都會比主要交易所高。
筆者的經驗,都是透過OTC市場,以美元作為結算工作去買賣「非參與型預託證券」企業,如來自德國、英國和日本沒有「參與型ADR」但有在當地市場上市的大企業。
同時,要買賣OTC市場股票的話,也得注意一點,就是雖說OTC上的ADR股票走勢基本上都是反映了該股票本身在當地交易所上市加上貨幣兌美元後的波動,但OTC市場在股票市場的非主流身份,不是每一個間證券行都有OTC市場的交易服務,OTC市場的活躍程度、流動量都遠較交易所上市的交投為低,價位的跳動幅度都可能比較大。
OTC的交易服務經由美國場外交易集團OTC Markets Group提供,下面有OTCQX、OTCQB和PINK(粉單)三個板。前者是當未在美國本土上市的本地企業和本篇焦點「非參與型ADR」集中地,門檻高、規管嚴,風險亦相對低。OTCQB則主要是供可以達到OTC最低的資訊披露標準和年度核實的初創企業上櫃集資。至於PINK粉單版,則是所有幾乎沒有資訊披露標準,投機高於投資,風險極高的一個市場。
在美國OTC上櫃的「非參與型ADR」一般股票代碼都有5個位,以F或Y為最後的字母。以前面Donki的「非參與型ADR」代號為例,其代號是DQJCY。由於可以以一股作單位買賣,所以只要有大約美金$22.5(未計佣金),就可以成為Donki股東,可以夜麻麻11點半跑去看看有沒有大卜口巡視業務。
至於呢,本文重點來了,要真的是想買賣美國OTC市場的股票,但是又不是每一個間證券行都有OTC市場的交易服務,那怎辦呢?有沒有門檻呢?是否要尊貴客戶才可以呢?
肥叔叔用過比手指頭還多的證券行,當中就只有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可以提供OTC交易。
你可能說,咦?盈透?IB?肥叔叔之前爆怒大罵、瘋狂吐槽的一家?
Yes.
而在IB開戶的確是有一定的門檻的,所以如果是投資新新手,又真的未必合適,不過這個門檻比筆者N年前開的低好很多──
2019年4月以前,盈透證券開戶須在首三個月內存入美元10,000或等值的資產,現金、股票加起來。想當年肥叔叔除了儲了大半年現金外,還要從幾個別處的股票戶口轉貨到盈透才湊夠數。2019年4月以後嘛,在盈透香港開戶,只要在開戶後存入港幣10,000作首次最低存款就可以,日後更沒有下限。這應該要「感謝」市場上其他以低價、免費、無門檻作招徠的證券行吧?
不過開戶是一回事,Keep得住這個戶口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是即時市況數據是額外收費項目,美股的話,紐約主板、納斯達克和不少ETF的AMEX板、OTC板的即時市況數據都要逐個課金,港股、深和滬等等市場都分開課金。市況數據是選項,可以不課金、不用,肥叔叔就沒有付上每個月港幣$130去課金香港市場即時報價,而是一邊刷免費的AAStocks、一邊下盤交易。
盈透還是有「普通客戶」和「尊貴客戶」之分。「尊貴客戶」的界線就是10萬美元資產,即約78萬港幣。要是你不是「尊貴客戶」,那就每月要美金$10(或約$77.5)的月費,月費可以用交易佣金抵消,以美金$1一次美股交易,美股交易十次就可以提消。但如果一個月只用IB買賣了一次港股,佣金大約是港幣$35的話,那月費和佣金相差的港幣$42.57,就會在下月扣除。另外,要課金的市況數據消費,是不能抵消月費的。
不過其實開通了IB賬戶,除了美國市場收費的OTC外國股票可以買賣外,其實也可以真接買賣提到日本Donki、瑞士雀巢的股票,不過在佣金(每單日本市場¥600最低佣金、瑞士收10瑞郎或10歐元)和交易單位(兩者1手皆為100股),就絕對沒有OTC市場的每單美金$1、最少交易一股那麼吸引了!
※聲明一下,肥叔叔不是專業持牌人士,文中提過的股票在撰文時都沒有任何倉位,也不是推薦大家去買賣高風險的OTC上櫃證券的或者文中有提及過股票,只是單純告訴大家如果想要買賣OTC的話,有甚麼途徑和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