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入廠有攻略?說說醫療保險 第一章

話說,肥叔叔去年年尾入了廠,做了個小手術。雖然不是甚麼不治之症,只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日間手術,還有N車巴士在街上走、地鐵頭班車開出前的時間就入院,港股收市前回到家,不過也得全身麻醉。

12月頭看專科,聖誕前入廠開刀,公眾假期,加上清年假和WFH的安排,休養期間連病假也不用。就只有私家醫院能做到。

代價?術前專科,手術,日間住院,然後每兩星期複診幾次,埋單五萬多。為免打爆信用卡回贈,還分成兩張信用卡刷付錢。

為甚麼那麼進取用私家而不是去公立?不就是因為有醫療保險可claim(索賠)!

正職公司的僱員福利團體醫療保險一份,當年被經紀姐姐推銷時買的危疾也加了附有通稱「墊底費」或「自付費」的個人醫療保障,最後還有為了扣稅和Cover──「如果萬一轉工或待業或財務自由期間,僱員醫療福利降級了甚至沒有了」的這個case買的VHIS,即是可扣稅的自願醫保。

雖然入院開刀要先付,但最終玩了三個月左右,兩間公司全數賠付,甚至不用動用自願醫保!筆者只是付出了兩個月的現金流和一個半月左右的利息收入,加上兩張郵票。期間整個過程甚至只是細閱保單、保障範圍和索賠表格的細字,沒有找客服,沒有找經紀(姐姐早就離職,保單交給她的「百萬圓桌師傅」,也就是說「搵唔到人,衰過孤兒仔單」),加上網上挖了幾天才找到索賠次序的文章。

還是要多謝n年前的自己,在姐姐的…熱心推銷下,仍然要她在那份危疾單加上附加醫療保障,多年保費沒白交。

寫這篇,主要是想分享下和醫療保險有關的兩件事,有多份醫保時,入廠開刀後的索賠攻略;以及買醫保要考慮甚麼。

先聲明,筆者不是保險經紀、代理或銷售,近親也沒有從事直接保險經紀、代理或銷售工作。本篇沒有任何保險或保險代理機構的廣告或贊助,而且病症、手術、醫院、各保險公司、計劃的條款都不相同,存有大量變數,所以本篇旨在讓大家有個概念。

醫保Claim錢攻略

簡單明快的雞精攻略,像筆者的case,到私家醫院看專科後開刀做日間手術;有僱員福利團體醫保、有份設有墊底費醫保和一份自願醫保。

手術前,先要知道幾件事──

  • 選用私家醫院的話,一般可以向醫院、醫生要求提供估價,醫院網站上也會公開大多數手術的報價;
  • 憑醫院提供有關手術收費的資料,再查找該手術是在各保險公司的定義是甚麼,多數有分大中小型手術,和加上麻醉師,有不同費用涵蓋,保單的保障範圍一般都有寫;

手術是否「日間住院」,或者要「住一或多晚」;

各保險公司對這手術的賠償上限是多少;

有墊底費醫保的那個墊底費金額是多少;

各醫保的上限和有墊底費醫保的差額是多少,是否能夠完全覆蓋預估的費用。

了解上面這些資料後,需要把三份保險的入院及手術索賠表格下載、打印、細讀。

筆者的case來說,

※僱員福利的團體醫療保險:

專科門診上限為$800,包藥,不包藥以外的設備和物資。入院前的診症和術後的覆診都算包含在專科門診內。

入院所有項目,包括外科醫生手術費、麻醉師費、手術室費、手術時的設備和物資、日間住院的病房費用之類上限約$4萬4,000。

※有墊底費的醫療保險

墊底費約2,300美元,約港幣$1萬7,990。超逾墊底費以外的保障是實報實銷「至2,000萬元」。

如果入院手術的話,還會包括術前一次和一段時間內的術後覆診門診或物理治療費用。

※自願醫保

筆者買的是最便宜的那一家網上自願醫保中,最便宜的「非標準」保障計劃。自願醫保在這個case是作為最終包底手段,如果第一間的賠付上限和第二間墊底費未能完美對接,差價就從這裡claim。

索賠次序

綜合各方文章和親身經歷,筆者建議先後次序為〔向僱員福利團體醫保的保險公司 > 有墊底費的個人醫療保險 > 自願醫保(如果還有未付餘額)〕,原因有二:

  1. 保費是公司作為僱員福利一部份付的,索賠後,團體保險的保費未必會大幅加(加也是加公司的…);但如果直接向自己買的醫保索賠,之後的年度就可能被加保費了;
  2. 因為有墊底費的醫療保險上限去到2,000萬,如果僱員福利醫保能cover到兩萬左右,其餘額才向有墊底費的醫療保險索賠。

由於有機會多次索賠,每次都要有所有相關文件單據的正本或所謂「核證副本」(certified true copy),即是有認可人士及機構核證後,和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用的影印本。

第一次索賠(First claim)的保險公司會保留正本,所以在填寫索賠表格時,也千萬要在「退回核證副本」一格打勾勾,在保險公司理賠完畢後,會把「核證副本」和賠付收據寄回給申請人。

在向第二間保險公司索賠(即Second claim,或者有必要的話第三索賠,third claim)的話,也就連同另一份帶主診醫生填寫的簽名的索賠申請表格、上X間保險公司的賠付收據、和之前的保險公司寄回的核證副本一併寄到第二及或再後面的保險公司。

提交索賠資料

筆者親身的具體操作是──第一次在私家醫院的專科門診和手術後每次覆診大約$1,200,都在診症後當日向僱員醫保索賠,每次差額為$400,先後5次專科門診下來,自己付擔的總差額為$2,000。另外覆診時的醫療物資費$1,000,則實報實銷。

入院動開刀前先把三份索賠表格上所有能夠自己填寫的部份填好,就是那些個人資料、保單編號之類的。

手術後的索賠還有下面資料:

  • 在手術後得到醫生填寫並簽名的表格中間部份(有多份的話,都要醫生本人罰抄,因為在手術後需要由主診醫生填寫和簽名作實)、
  • 醫院發出的最終賬單明細,如有入院時要收的「訂金」的賬單也一併提交、
  • 主診醫生和麻醉科醫生的賬單、
  • 醫院發出的出院證明。

手術和住院相關的金額是4萬6,200左右,筆者是在主診醫生說無需再覆診時才向第一間索賠的,但其實可以在手術完結、醫生簽名的表格到手後馬上寄出,因為反正手術和覆診的專科門診是分開索賠的。

索賠結果

僱員福利的醫保索賠花了一兩個星期左右,賠償額$4萬4,000左右就FPS到銀行。所有文件的「核證副本」再要等多一個星期,而且是寄到公司的。

手術從First claim這邊的賠付達九成半,真心不錯。

從First claim的保險公司獲得的「核證副本」到手後,筆者就馬上連同先前專科門診的所有賠付收據,也就是印有索賠$1,200、實賠$800,差額$400的幾張PDF打印出來,連同另一間保險公司的另一份索賠表格和整份「核證副本」,寄往第二次索賠,Second claim保險公司的索賠部門。

再等了兩個星期左右,因為First claim那邊的總賠付金額已經超過該年度的墊底費上限,所以第二次索賠的公司要把術前、手術和術後覆診的差額賠付。但從First claim已經付了九成半手術和三分二手術前後專科門診的診金,所以賠付了不到$5,000尾數。

也就是說,整筆費用都從保險公司賠付,甚至筆者不需要動用第三份(自願醫保)的索賠表格。

保險公司的手術前諮詢和「出院免找數」服務

筆者自行購買的那份有墊底費的個人醫療保險,也有所謂的手術前諮詢和「出院免找數」──就是醫院直接向保險公司發出賬單的服務。筆者今次沒有用上,主要是因為手術相對不複雜,而後者要提前一段時間向保險公司申請和批核,但筆者的主診醫生、醫院手術室都剛好有空檔,連「出院免找數」服務的申請和批核期都來不及,加上筆者的索賠次序是以僱員福利的一份為先,所以沒有用到。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要自己先行付錢而虧了幾個星期的存款利息?

買保險攻略,下回待續!

寫得有點長。

本來筆者也想就這次入廠和claim錢的經驗,以有一丁點知識,但又不是銷售/代理/經紀的無牌純用戶來分享下買醫療保險時要考慮的東西。

不過,還是下次。